邢台市强力推进林油间作全面提升绿色通道景观效果

2012-10-25 点击数量:1384
   邢台市今春完成通道及环市区绿化1200多公里,绿化县级以上道路63条,造林23.1万亩,在优化发展环境、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为进一步提升通道绿化景观效果,建设花海绿廊,推进农民增收致富,市委、市政府决定,今年秋冬在11条重点省级以上道路种植油菜,明年5月份,所有县级以上道路全部种植油葵。截止目前,已完成油菜间作面积10.7万亩。
   一、领导重视,强力推进。邢台市委、市政府对林油间作工作高度重视,市委书记王爱民强调:“要把推广林油间作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亮点工程,千方百计地把它做好”,并亲自安排部署。市委、市政府两办印发了《关于推广林油间作工作的实施方案》,明确了目标要求,砸实了工作任务。9月27日,全市召开了高规格的动员部署大会,各县市区主管副书记、主管副县长及有关乡镇负责人,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150余人参加了会议,市委常委、秘书长李凤刚,副市长邱文双对这项工作做了具体安排。两节期间,市领导先后2次对这项工作进行调度,听取进展情况汇报,提出工作要求。各县市区高度重视,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调度、靠前指挥,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,特别是内丘、任县、宁晋、巨鹿、隆尧等县,县委书记亲自任组长,县长任副组长,始终保持了工作强劲推进态势,确保了林油间作的顺利进行。
    二、科学设计,注重实效。为了提高通道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,市政府专门成立了43名专家组成的农业专家组,并联合省农科院、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,对全市公路通道绿化工程区域内土壤、光、热、水分等条件进行了专题调研,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油菜+油葵的种植模式。即在9月底至10月初播种油菜,翌年5月下旬收获后再及时播种油葵。林内间作油菜,亩增收益500-650元;下茬接种油葵,亩增收益550-800元,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和农户收入。同时,促进产业发展,提升景观效果。
    三、创新举措,确保落实。主要采取了四项举措:一是广泛宣传。通过广播电视、报纸、网络等媒体,采取播放宣传片、张贴红标语、吹响大喇叭等形式,帮助农民算经济帐、算生态帐,让群众了解林油间作模式的综合效益,激发了群众参与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。二是强化技术指导。积极做好技术服务、技术培训、产销衔接、种子供应等服务工作。市成立了7个专家组深入到各县市区进行面对面的指导,提高了播种质量。三是加大财政补贴。各县市区都制订了明确的补贴和补偿标准,用于油菜播种期间的政策补贴和群众损失补偿,并免费提供种子。特别是宁晋、南宫、内丘、隆尧等县市,对种植户或公司每亩分别补贴100元、30元、20元和5元。四是加强督促检查。实行了“一天一督导,一天一通报”制度。市、县督导组根据分包情况开展不间断的巡回督导,市推广林油间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天汇总督导情况,并通过简报、报道等形式及时通报,促进了工作任务落实。
    四、落实责任,强力问责。为调动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,坚持将王爱民书记从严治政的理念贯穿到林油间作工作中,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。市委明确规定,凡是因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,对乡镇主要领导进行全市通报批评或黄牌警告;对到时完不成工作任务的,乡镇主要领导要调离工作岗位,直至免职、撤职,并对分包该乡镇的县领导由市领导进行约谈;一个县如果有2个乡因同一项工作任务干不好受到责任追究的,市主要领导对所在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,并由县委提出对分管县领导的处理意见。各县市区也都建立了县、乡、村逐级分包工作机制,明确完成时限,卡死工作责任,定期考核验收。同时,各级还把这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任务,播种结束进行一次考核,年终再进行一次考核,强化问责力度,进一步改进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,确保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。